眼下,天津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5届结业生刘华骏已顺畅入职天津市泰达工程规划有限公司,完成了“结业即工作,工作即上岗”。“咱们校园成立了市属高校中首个实体立异创业学院,又首先开设了务实立异融智赋能微专业,协助学生进步岗位适配才能,让我收获颇丰。”刘华骏说。
刘华骏所说的微专业,是在学生主修专业之外,环绕特定学术范畴或工作素质开设的针对性强的小课程模块,专门用来进步学生某方面的专业技能,以“小而精、跨学科”的共同优势颇受学生喜爱。
“微专业能及时呼应社会需求改变,在培育适销对路的人才上展现出大功用。”天津理工大学立异创业学院专任教师简皓介绍,该校开设的“务实立异融智赋能”微专业,从双创理论进步、项目实践练习、项目培育孵化3个层面开发了8门特征课程,并从价值引领、常识架构、专创交融、赛课一体4个维度拟定了12个人才培育详细方针,让学生聚集工作前沿“订单式”学习常识、“项目式”进步才能、“个性化”进步思想,由100名不同学科专业的优异导师组成的“百强双创导师”团队则带学生们找准工业高质量展开的实际问题,依托校园优势特征学科等在“大项目、大渠道、大团队”中展开立异实践,培育学生使用专业相关常识与立异创业思想处理杂乱性问题的高阶才能。
“微专业导师从最根底的理论讲起,带咱们一步步进行实践,并经过中国国际大学生立异大赛等品牌赛事的竞技场,让咱们开阔眼界、进步着手才能,立异思想和立异认识也得到培育和增强。”刘华骏说,进入立异创业学院和务实立异融智赋能微专业学习两年来,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立异大赛等赛事中斩获6项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申请了3项专利,宣布了两篇论文,这些对他现在从事的规划岗位协助很大。
“跨学科、产学研交融是微专业的另一大优势。”简皓说,微专业这种灵敏高效的人才教育训练形式,一方面,供给了打破学科壁垒的通道,让学生有了从“单一纵深”探究转向“穿插交融”学习的快捷时机,助其进步“一专多能”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生能在企业导师带领下,深化一线实操设备,在“真题真做”的历练中把所学常识转化为实践身手,为结业生拓展工作路。
“我便是在校园微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萌生了自己开公司创业的主意。”天津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5届结业生何梓正,上一年年头在读时便创办了天津智塘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已协助10多家企业成功申报了科研项目发动基金。“校园把企业的紧缺需求前置放入微专业的培育课程中,以工业问题贯穿常识点,让学生在本科期间就构成开始的问题导向思想和归纳处理实际问题才能,完成专业教育与工作需求双向奔赴。”在何梓正看来,校园的微专业为大学生立异创业供给了很好的“领路人”,学生可经过理论课快速成为具有根底创业常识的创业者,并经过实践课了解业界前沿最新内容、进步将常识运用于实践的才能。
“咱们正以微专业担任人才培育的探路者。”天津理工大学相关担任这个的人说,下一步,校园将结合自己学科优势,面向新式范畴和前沿穿插学科等布局微专业,一起,及时来更新教学内容,保证课程与技术进步和工业晋级同步,为结业生铺就学以致用的职场之路。(记者 姜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