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EN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智慧能源的追求者和倡导者
Dedication to Smart Energy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如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

  我国经济已由快速地增长阶段转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直接相关。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来自生产率。生产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衡量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从投入的角度看,生产率可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前者指产出与一种要素投入之比,如劳动生产率为产出与劳动投入之比;后者指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综合要素指资本、劳动、能源及其他要素等两种或多种要素的组合。

  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资源配置状况、生产手段的技术水平、生产对象的变化、生产的组织管理上的水准、劳动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制度与各种社会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为在生产要素投入之外,通过体制优化、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推动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作用。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稳步的增长的状况,不仅要看上涨的速度,更要看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稳步的增长。经济学家认为,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衡量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指标,也是衡量经济稳步的增长质量的核心指标,因此,它是探求经济稳步的增长源泉的主要工具,又是判断经济稳步的增长质量的重要方法。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机构在研究经济时,通常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作为考察经济稳步的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

  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判断经济稳步的增长质量的重要性,实际中测算的大多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有多种方法,这里我们介绍最常用的方法——索洛余值法。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被定义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即:

  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资本产出弹性是指当资本投入增加1%时,由此带来产出变动的百分比;劳动产出弹性是指当劳动投入增加1%时,由此带来产出变动的百分比。

  以2000—2021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数据为例,计算TFP增长率。我们估计出这一时期我国资本产出弹性

  =0.512,根据公式,计算出TFP增长率年均为3.60%。GDP增长率、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率、TFP增长率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0—2021年间,我国的资本投入增长率最高,年均为10.17%,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年均为3.60%,劳动投入增长率最低,年均为0.17%。反映出这期间,资本投入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最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次之,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低。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直接相关。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来自生产率。生产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衡量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从投入的角度看,生产率可分为单要素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前者指产出与一种要素投入之比,如劳动生产率为产出与劳动投入之比;后者指产出与综合要素投入之比,综合要素指资本、劳动、能源及其他要素等两种或多种要素的组合。

  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资源配置状况、生产手段的技术水平、生产对象的变化、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劳动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制度与各种社会因素对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在生产要素投入之外,通过体制优化、组织管理改善等无形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状况,不仅要看增长速度,更要看增长质量。全要素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增长。经济学家认为,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衡量生产要素的质量、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的核心指标,因此,它是探求经济增长源泉的主要工具,又是判断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法。世界银行、OECD等国际机构在研究经济时,通常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作为考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

  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对判断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性,实际中测算的大多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算有多种方法,这里我们介绍最常用的方法——索洛余值法。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被定义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即:

  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资本产出弹性是指当资本投入增加1%时,由此带来产出变动的百分比;劳动产出弹性是指当劳动投入增加1%时,由此带来产出变动的百分比。

  以2000—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数据为例,计算TFP增长率。我们估计出这一时期我们国家资本产出弹性

  =0.512,根据公式,计算出TFP增长率年均为3.60%。GDP增长率、资本和劳动投入增长率、TFP增长率见表1。

  从表1中能够准确的看出,2000—2021年间,我国的资本投入增长率最高,年均为10.17%,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年均为3.60%,劳动投入增长率最低,年均为0.17%。反映出这期间,资本投入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最大,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次之,劳动投入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最低。